养猪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致富 猪品种 猪病诊断 猪场设备 政府政策 市场分析 养猪行情

养猪人必看_今日生猪价格_2022年生猪价格行情预测_猪价格今日猪价_生猪价格网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 生活

农业部: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

来源:养猪人必看 www.yangji120.com 发布时间:2016-04-13

  据4月12日消息,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建议》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农垦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和消费历史悠久。近年来,受比较效益下降、进口冲击等影响,大豆生产浮现下滑,产需缺口扩大。为贯通落实中央推进农业供赠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和请求,环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踊跃发展大豆生产,提升大豆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沛认识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豆是臃适的植物蛋白资源,也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请求,不能轻言放弃大豆,保持国内一定规模的大豆生产是必要的。

  (一)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满意国内食用消费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居民改善食物营养结构的愿望迫切,对高蛋白食品需求增添。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40克左右,是小麦的3.6倍、玉米的4.2倍、大米的5倍,是牛肉的2倍、猪肉的3倍,素有“田中之肉、营养之王”的美誉。大豆还含有异黄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纤维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能手分析,进口大豆主要是满意饲用豆粕需要,也弥补食用植物油的缺口。国产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体,其中80%多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应当保持国内大豆生产的稳定,满意居民对植物蛋白的需求。

  (二)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实现用地养地结合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转变发展方式任务异常艰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轮作制度,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缓解环境压力。大豆是豆科作物,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田间试验测定,1亩大豆可固氮8公斤左右,相当于施用18公斤尿素。大豆成熟后,秸秆少、落叶多,养分归还率高,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大豆根系发达,能分泌大量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养分,利于下茬作物吸收。这些年,黑龙江、内蒙古的第四、五积温带持续多年调减大豆改种玉米,造成连作障碍,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加重。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倒茬,做到用地养地结合,可实现资源节省、永续发展。

  (三)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当前,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赠不足并存,突出表现为粮食库存过大,尤其是玉米积压较多,大豆严重短缺。推进农业供赠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整优化玉米结构,巩固提升优势区产能,适当调减东北寒凉区、北方农牧交织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地区的非优势区玉米面积,改种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既能化解玉米过剩库存,又增添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供应。

  (四)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保护种质资源和传统产区农民利益的需要。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丰富,在国家基因库中现保存2.3万多份栽培品种、1万多份野生大豆资源,占世界大豆种质资源的80%以上。可在开辟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同时,大豆适宜区尤其是东北寒凉区几百万农民的生计主要靠种植大豆,事关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二、进一步明确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断定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统帅,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满意国内食用大豆需求、构建合理轮作制度为目标,维持市场导向,强化政策搀扶,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研究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省、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资源与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耕作方式,优化调整生产布局。调减东北第四、五积温带玉米面积,扩大大豆种植,推行大豆与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合理轮作。二是统筹生产与消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满意食用大豆消费需求,保持东北优势区油用大豆生产能力。三是统筹科研与生产。着眼生产发展需要,加强臃适、专用、耐密、高产、多抗、宜机收的打破性品种及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研究,挖掘增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四是统筹政府与市场。发挥政府在市场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引导,尽善搀扶政策,强化市场调控,实现供需平衡。五是统筹国内与国际。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国际产能,保证国内市场稳定供应。

  (三)目标任务。一是扩大面积。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添4000万亩。二是提高单产。力争到2020年大豆均匀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三是提高品质。力争到2020年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2个百分点,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四是提高效益。通过加快科技创新、经营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搀扶,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三、切实抓好大豆生产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推进农业供赠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着眼全局,聚焦重点发力,狠抓措施落实,全力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一)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实施《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尽善《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夏大豆优势产区,要调整优化结构,因地制宜调减玉米,扩种大豆。“镰刀弯”地区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推行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构建合理轮作体系。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大豆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选育打破性品种。组织开展协作攻关,集中力量攻克技术瓶颈,集成组装高产高效、资源节省、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推进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东北、黄淮海地区选择一批县,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创建一批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典型。

  (三)强化大豆政策搀扶。在总结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保护农民利益、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衔接等,尽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合理断定目标价格,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早公开年度目标价格水平,稳定收益预期,引导农民科学调度生产。开展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支持东北寒凉区和农牧交织区推行玉米大豆轮作,研究建立用地养地结合的轮作制度。

  (四)建立臃适大豆保护区。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加快建立东北臃适大豆保护区。保护种质资源,开展资源调查搜集与开辟利用,实施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保护生产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巩固提升产能。保护生产主体,落实搀扶政策,哺育大豆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尽善社会化服务,提高规模种植效益。

  (五)加强悍豆市场调控。加强分析预警,建立大豆供需信息发布机制。健全大豆进口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市场投资预期。强化进口大豆监管,严厉执行检验检疫标准。掌握大豆进口的时机、节奏,稳定国内大豆价格。

  (六)科学引导健康消费。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市场消费行为,提倡健康生存方式,勉励居民合理食油、用油,厉行节省,杜绝浪费。广泛宣传大豆食品的营养效率和保健功能,扩大国内臃适大豆消费市场,为促进大豆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新豆收购价格能否跌破2.5?

近期,东北大豆市场价格稳中偏弱,由于疫情管控影响,各地出货困难,优质豆源市场流通速度也并不是很理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更有甚者报出2.5元/斤的毛粮收购价格,这让本就冷清的新豆市场更是蒙上一层迷雾,粮商、豆农...

2022-11-24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11月上半月中国大豆进口实际装船63.00 万吨 同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最新数据显示: 11月 1 日-15 日中国大豆进口实际装船 63.00 万吨,同比下降 34.72%;本月进口预报装船 106.97 万吨,同比下降89.34%;下月进口预报装船 6.39 万吨,同比下降 99.17%。 本期实际到港 239....

2022-11-23

大豆到港量快速回升、油厂开机明显增加 预估本周压榨量增至200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10 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 74 万吨,同比增加 21.4%,1-10 月累计进口 443 万吨,同比减少 50.2%。其中进口棕榈油48 万吨,同比增长 33.5%,1-10 月累计进口227 万吨,同比减少 39.8%;进口菜籽油 8 万吨...

2022-11-23

大豆中期走弱趋势难以变化

在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之前,出台大规模收储政策的概率较小,且农户销售进度偏慢令销售压力后移,供大于求的预期持续施压远月期价。 自2022年10月国内新作大豆增产上市以来,豆一期现市场均呈单边弱势下行走势,11月中旬期...

2022-11-23

后期大豆到港量增加、下游采购观望心情较浓 预估豆粕现货价格仍面

近日随着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华北地区油厂开机率明显提高,但下游观望心情较重,提货不积极,油厂供应增加,贸易商出货困难,现货价格大幅下跌。11 月 17日,华北豆粕报价 5200-5250 元/吨,比前一日下跌 150~200 元/吨...

2022-11-23

进口大豆相继到港 国产豆价不保?

近日,进口大豆相继到港,预估12月份将是大豆集中到港期。美豆1月1452美分,12月装船美豆贴水360美分,理论成本5362元/吨。届时进口豆源上量,叠加近期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进口成本降低,国内新豆市场价格或有不同程...

2022-11-23

国产大豆优势明显 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近几年,我国大豆需求总量持续攀升,但由于人多地少,种植规模有限,大豆供应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短板。因此,提升我国大豆产能势在必行。 令人振奋的是,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国产大豆产业发展,国产大豆产量持续呈现增长态势...

2022-11-11

大豆到港和压榨依然偏低但豆粕需求较好 预估库存将继续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13.6万吨,比上月的771.5万吨减少46.4%,比上年同期的 510.9万吨减少19%。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7317.7万吨,同比减少7.4%。月度进口量为2014年10月进口 410.3 万吨以来的最低...

2022-11-08

中储粮进博会签约采购进口大豆1000万吨

11月6日上午,中储粮集团公司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进口大豆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储粮集团公司所属油脂公司与ADM公司、先正达集团、佰达济集团、中粮国际公司、路易达孚集团、邦吉公司、嘉吉公司等供应商...

2022-11-08

10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降至2014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周一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大豆进口量为414万吨,较9月份的772万吨降低46.4%,较去年同期降低19%,创下2014年10月份进口410万吨大豆以来的同期最低进口数据。 今年头10个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7318万吨,同...

2022-11-08
点击查看 大豆价格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