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基因大豆的议论还没停歇,前两天又有一个关于国产大豆的“大新闻”。就是农业部刚刚印发的这份文件——《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建议》。中国提出促进大豆生产,意味着什么?会对大豆产业产生啥影响?来看看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记者的分析吧。 我国是世界首席大大豆进口国,贸易量占全球70% 关于大豆,有几个数字必须知道。 首先是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上世纪50年代末,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1.9亿多亩,2005年时大豆面积为1.4亿多亩,但到了2015年,大豆面积仅为9756万亩,比2005年减少4630万亩。 其次是我国去年大豆进口量达到8169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70%左右,已是世界首席大大豆进口国。主要进口国家为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三个国家。 还有就是我国大豆均匀亩产惟独120公斤左右,而美国均匀亩产214公斤、巴西191公斤、阿根廷185公斤。 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用途不同,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 据测算,未来5—10年我国大豆年需求增量在400万吨左右。 农业部有关尽职人表示,解决大豆供求缺口,增添进口是必须的,但增添国内供赠也十分必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定位是满意国内食用大豆需求。目的不是追求大豆自赠水平,也不是与进口大豆抗衡,而是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 能手告诉记者,国产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体,其中80%多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的用途是不同的。 到2020年大豆面积增添4000万亩,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 《建议》中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目前增添4000万亩。在当前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4000万亩主要增添在何处? 农业部有关尽职人对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玉米积压较多,大豆严重短缺。推进农业供赠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改种大豆等作物,既能化解玉米过剩库存,又增添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供应。 从区域优势看,东北寒凉区及黄淮海夏作区是大豆传统优势区,调整结构扩种大豆是约摸的。未来有望在东北地区扩大大豆面积3000万亩,黄淮海地区扩大大豆面积1000万亩。 提魁梧豆单产有希翼,强化政策搀扶、科技支撑 促进国内大豆生产,如何提高单产? 农业部有关尽职人分析,我国大豆单产较低有多方面缘故,主要与我国大豆的生产规模、种植模式有关,单产潜力没有充沛发挥出来。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审定品种亩产在250公斤以上,高产示范片的亩产也在200公斤以上。黑龙江农垦大面积亩产达170公斤。“只要选好品种、集成技术,提高单产是有约摸的,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这位尽职人说,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在东北和黄淮海优势产区,创建一批万亩规模、亩产超200公斤的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为示范带动更大面积高产高效研究路子、积累经验。 据透露,农业部还将强化大豆政策搀扶,尽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合理断定目标价格,稳定农民收益预期。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大豆种植的优势区域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