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玉米暂时收储制度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形式,这是推进价补分离,进行粮价市场化改革的更进一步。 早在2014年,我国就已在东北选择大豆为粮价市场化改革探路,试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两年多来,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如何?为玉米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哪些借鉴和参考?粮价市场化改革还需迈过几道坎? 价改两年豆价逐渐归归市场 2008年我国启动大豆暂时收储政策,至2014年,临储大豆收购价从3700元/吨逐年调整到4600元/吨,调高900元/吨,每吨大豆高出国际价格1000多元。 与此同时,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添,2014年首次打破7000万吨。在此背景下,2014年国家废除东北大豆临储政策,试点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大豆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心,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时,根据价差和种植面积赠予种豆农民补贴。 记者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调查发明,在大豆主产县(市),都设有大豆市场价采价点,大豆采价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以首席年采价为例,2014年10月份,大豆采价刚开始时黑龙江收购均价4500元/吨,采价附近结束的2015年3月末均价4040元/吨,下跌460元/吨。 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大豆出售价格在1.8元/斤,有的油厂收购价在3200元/吨,与港口进口豆基本价持平。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中国臃适大豆之乡”,从事20多年大豆贸易的海伦市兴北大豆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尽职人邓显鹏说,当地大豆已从2014年秋季的每斤2.1元降到目前的每斤1.8元左右,与进口大豆价差缩小,逐渐归归市场。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大豆价格由市场决心,理顺了购销机制,大豆加工企业可以按市场价格获得豆源。目前来看,降低大豆价格的目标基本实现,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差价正在缩小,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添利润。 农民种植大豆意愿没有下降 大豆市场价虽低,但新增了目标价格补贴,农民种大豆效益并未显然变幻。黑龙江省2014年的大豆补贴标准为每亩60.5元,补贴于2015年5月、6月发放到农民手中。2015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发放工作启动在即。 “早先种的大豆基本都卖赠国储库,价格稍高,现在国储库不收,大豆都卖赠贸易企业,价格低些,2014年每斤卖2元,今年每斤卖一块八毛。”海伦市海北镇南华村种林伢户王益王算账,“价虽低了,但加上每亩60.5元的补贴,总收益跟早先差不多。” “2014年我种了2000亩大豆,2015年5月底拿到目标价格补贴12.1万元,在国家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新政策背景下,去年大豆面积扩大到1.5万亩。”黑龙江省北安市杨故乡新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邢海军说,目标价格补贴直接补到种植者手中,带动了种植大豆的踊跃性。 尤其是今年玉米临储政策的调整,种植玉米怎么补贴、如何补贴尚未有明确消息,而且农户对“镰刀弯”地区种植玉米不享受国家补贴的预期,进一步影响农民种植玉米踊跃性。 在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鼓动下,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增添。北安市、海伦市都属于“镰刀弯”地区中的东北寒凉区。邢海军告诉记者,现在对种玉米心里没底,只好减少玉米面积。“去年我们合作社种了3万多亩玉米,1.5万亩大豆,今年正好掉过来了,种了大豆3万多亩。”邢海军说。 记者从大豆主产区的海伦市和五大连池市知道到,今年五大连池市大豆种植意向面积较2015年增添20.1%,海伦市的大豆意向播种面积较上年增添17.6%。黑龙江省农委统计的农民种植意向初步显示,今年全省大豆面积比去年增添超过400万亩。 补贴面积统计加重基层负担 大豆目标价格试点过程中,黑龙江是按面积进行补贴,同时参考了产量。因此,正确地核定每户农民的大豆种植面积就成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黑龙江省采取了农户申报、村级核实、乡镇重核、市级确认上报、省级抽查确认等主意,并对补贴农户、面积、标准、金额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基层干部反映,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有限,上报数据只能依赖村级上报,数据正确性得不到保障,甚至在一些地方,激发了干群矛盾。 北安市杨故乡党委书记郭海生说,大豆需轮茬种植,每年面积都在变幻,种植面积需要年年核定,基层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有的村民种了大豆没拿到补贴,时常有人找我反映问题,还有的去上级上访。”郭海生说。 统计大豆种植面积需要不少费用,增添了乡村负担。海伦大豆面积统计按照村屯普查、乡镇核查、县级抽查的方式进行。县统计局惟独二十人左右,不知道村屯耕地分布,统计大豆面积的主体是“村里人”。 “为了核准面积,我们村一个村干部尽职一个村民小组,一个小组抽3~5个人一起统计,村干部不赠钱,但从村小组抽调的人都得赠钱,否则没人愿意干这活。”海北镇南华村村支书郭俭说,大都是一人一天100元。去年仅统计大豆种植面积的工钱就花了1.5万元。郭俭说,村里没啥积累,落实这个政策从村里拿点钱,落实那个再拿点,村里负担就重了。海伦市统计局局长翟树武说,海伦一共243个村,这笔费用全加起来是个大数。 “地头价”还是“到库价”存争议 部分地方干群以为,目前监测的大豆市场价士大业收豆的“到库价”,高于农民卖豆的“地头价”,补贴因此减少。 黑龙江大豆市场价由国家统一监测断定,以企业收大豆的“到库价”作为市场价。《黑龙江省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宣传提纲》解释,“之所以不采集‘地头价’作为市场价,主要是由于农民在地头直接出售的大豆,水分、杂质含量差异较大,难以找到代表品,所采集的价格悬殊较大,难以保证价格数据的代表性和正确性。” 一些大豆贸易企业以为,当前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坐在家里通过粮食经纪人卖粮。企业监测到的“到库价”是粮食经纪人的卖豆价,包括了运费和粮食经纪人赚取的利润,高于农民实际卖豆价。 有关部门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测定出来的黑龙江大豆市场价是每斤2.13元左右。但海伦当地不少农民反映,实际卖豆价每斤不到2元。当地干部估算,这种定价方式导致监测到的“市场价”偏高,农民约摸因此每亩少拿二三十元补贴。 基层干部、大豆企业反映,黑龙江主产区大豆价格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高没达到豆农的收益预期,低不到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竞争的水平,黑龙江省内绝大多数油厂依然停工。 王小语表示,通过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大豆产业有机会彻底破解困扰市场多年的内外价格倒挂“死结”,能够扭转进口大豆低价倾销市场的不利局面。但是从目前试点来看,加工企业开工依然不足,在主产区黑龙江100家大豆加工企业开工不足一成,规模以上企业仅九三粮油工业集团等几户企业开工生产,其他均处关停或从事其他品种经营业务。 哺育“龙头”是根本 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暂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为进一步尽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也为玉米收购新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能手和基层干部建议: 首席,尽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与市场基础数据信息库。粮食目标价格改革濒临着的技术困境主要缘于我国粮食生产分散性和市场信息的不尽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研究员说,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首先建立在尽备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基础之上。今后,我国需要在试点地区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尽善粮食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数据。 能手和基层干部建议,有关部门应充沛应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农户承包地登记、确权及农业普查等工作,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以农户为单位的耕地资源与粮食种植面积基础数据库和土地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目标价格差价补贴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第二,明确监测的大豆市场价是农民“卖豆价”,而不士大业收购大豆的“到库价”。邓显鹏说,为了便于价格采集,仍采集大豆“到库价”,但测定出均匀“到库价”后,要减去中间运输费用、粮食经纪人利润,确保最终监测出的大豆市场价是农民卖豆价。避免改革成绩因操作环节的问题打折扣。 第三,将统计大豆种植面积的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改革不增添乡村负担。翟树武、郭俭等地方干部以为,大豆面积统计是一个长期工作,应参照土地确权列出专项资金支持。以后进行玉米市场化改革时,需要测定面积的工作量更大,费用更高,要是没有专项资金支持,会赠乡村增添更多负担,也会影响基层推进改革的踊跃性和主动性。 第四,依托产业基金哺育龙头加工企业。加工企业是产业链枢纽,是实现豆农卖豆变现、消费者过腹转化的有效途径。王小语、五大连池市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寒凝等建议,设立政府主导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资金、品牌优势企业资本、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合作设立大豆产业基金,用政府股权投资切入相关产业链,形成聚沙成搭、聚弱成强的效应。同时采取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促增收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带动合力,支撑龙头企业发挥功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