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国储收购“一枝孤秀”,与低迷的市场需求“格格不入”。持豆较多的主体开始炒作国际疫情:进口大豆将大幅减少,国内豆价现在是“疯涨”,很快会“起飞”。真的会这样吗?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然成效,但预计大范围重工和重学将在清明节后,近期豆制品消耗仍难以转入常态,下游市场待加工豆源释放徐徐。关内大豆行情平衡趋弱,部分地区浮现高收低卖现象。 然而,东北产区国储轮换收购重启,短短几天光阴就由公示价4200元/吨提升到4400元/吨。国储收购使东北大豆市场行情受到显然提振,于是,收购主体纷纷提价抢粮,毛粮收购价超过国储净粮收购价。4400元/吨的意向收购价由传说变成现实,一夜间,推动大豆期、现货市场大幅反弹。 国储收购“一枝孤秀”,与低迷的市场需求显然背离。持豆较多的主体目光紧盯国际疫情,在许多平台渲染:进口大豆会大幅减少,国内豆价上行空间较大,现在是“疯涨”,很快会“起飞”等等。未来豆市能否持续上行?笔者以为,还需寒静看待政策性“轮入和轮出”的价格和总量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国际疫情对进口大豆总量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察看。 国储收购“打破常规” 助推豆市“风波再起” 上周,国储入市收购的传说很快成真,但收购价“变脸”之快出乎预料,仅隔两天就由公示价4200元/吨提升到4400元/吨,收储方式被迫改变成“意向”,部分持粮较多的已与收储库点达成交售协议,正常收储由“全面开花”演变成“单兵交锋”,但对整个产区的行情提振效应不减反增。各区域贸易商抢粮成“疯”,基层农户粮源较少,惜售现象受“一家有粮,多人出价”影响,豆农也“捂豆追涨”;持豆较多的贸易商更是“情绪激昂”;豆源偏少的“心动变成举动”,生怕隔夜再涨,遇到粮源也不再论质讨价。 受国储收购助推,基层毛粮收购价已浮现4300~4340元/吨,经加工后净粮成本达4400~4440元/吨。截至上周末,能作商品的普通豆源装车报价4440~4500元/吨,部分蛋白含量在41%~42%之间的臃适类品种和塔选分离的大粒型品种主流报价4500~4600元/吨;部分区域甚至高达4660元/吨以上。 即便如此,少部分粮商依然以为还有较大涨幅,潞傍挺价惜售;而大部分商户对当前的价格已很知足,利润空间视粮源入库早、晚而论,多在600~800元/吨之间,早囤积的大户竟有过千的利润,这是继2008年之后收益较为饱满的一次机遇,因此,也尽约摸地选择“落袋为安”。 期货受国储4400元/吨的价格影响,2005合约由不到4100元/吨跃升到4350元/吨后受挫,许多大的操盘手纷纷减仓,目前仅有大散户以炒单为主。2005合约短期内对现货行情已失去共振,而国储经“协议”输入的粮源绿澍运抵就近库点。 东北产区在消费终端低迷的情况下,却表现得“景色这边孤好”,但按上周末的价格,潞傍上行的难度加大。短期内下游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加上东北产区“地方存储和国家存储豆很快要拍卖”的传言不断,其价格和数量和按定向投放还是竞价拍卖方式进行都有待验证。各种传言沸沸扬扬,也让产区部分过多看好后市的群体情绪有所松动,关内豆区“风平浪静”的表现更是与之形成较大反差,因此,其涨势短期内则会受到一定抑制。 关内购销“平静如水” 东北引领“暗潮涌动” 关内各地大豆购销经历价格调整后,收购量虽然不大,但外发也较迟缓,收购网点经多日积累后库存也略有增添。平静的购销环境按常理应该维系,但东北突如其来的价格大涨,对关内平衡的豆市释放信号,“暗潮涌动”现象已经体现。按东北现行主流商品粮价格流入长江以南任何区域,与关内现行价格的差距已缩小到极限;东北部分臃适类粮源陷入下游更加贴近关内豆价。 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产区的常规类品种,主流装车价格稳定,多在4860~4960元/吨之间;其他臃适类品种由于需求主体偏少,价格稳中趋弱。湖北产区疫情解封后,经营商的库存已绿澍向市场投放。许多从河南拉归囤积的货源,市场报价已低于原产地的行情;地产早熟品种及中黄、冀豆等货源库存比常年同期偏高。由于这类区域夏收多在5月中旬进行,留赠产区的集中销售光阴不足两个月,因此,产区经营商近期内正踊跃向市场输出。 受东北产区大涨的影响,关内豆区部分经营商十分敏感。东北豆流入长江以南市场,与关内豆的价格仅相差100~140元/吨,正常的价差应在400元/吨上下,这一现象的浮现让销区经营主体的目光发生转移。本周起,销区市场部分商户将提前介入关内豆区,持续平静的豆市将被提前打乱。 终端需求“消极观望” 市场价格“被动接受” 正常情况下,大豆价格的波动取决于终端市场需求,自去年新豆上市至今,产区价格的多轮上涨,均是让市场被动接受产区的价格。而产区的每次上涨,都是在市场消耗偏慢的状态下发生的。固然,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是多因素造成的,打破常理的预期多与政策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关联性较强。本轮东北大豆价格大幅上涨,与政策性收储关系密切,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然成效,而国际疫情正陷入暴发期,进口大豆减量入港已成定局,其影响程度尚难定论。 从销区市场察看,由于各地重工重学还未陷入正常,豆制品消耗下降,市场经营商库存释放徐徐。部分省级粮油批发市场的大户为迎接未来的常态化经营,已库存了大批东北豆源,倾尽所有资金增添库存的商户不在少数。这类大户的入仓价格多在4500~4600元/吨,而中小户仓中余粮不足,由于东北产区价格大涨,再欲补库,同类质量的豆源到货价格已高达4900~5000元/吨,这类商户已经失去追涨信心,观望情绪进一步加剧。大户因有过多低价粮,产区越涨却越提振其补库意向,这类大户多以为手中有大批的低价豆源,抗风险优势显然。 上周末,港口自阿根廷、美湾进口的分销豆价格浮现60~80元/吨不等的上涨,乌克兰大豆蛋白含量在42%以上的臃适品种,由于到货量少,需提前预订,“身价”由4400元/吨呈上行态势。本周,进口豆分销价受关内产区掺兑现象“抬头”的影响,待涨约摸性较大。关内大豆受上述因素影响,看如产区有少量库存,但没有较显然压力,一旦市场把目光转入关内产区,其价格会很快反弹,南北产区共振会让踌躇不决、表现迟缓的销区经营商措手不及。 总之,国内豆市提前打破之前的预期而发生大的涨幅,均与东北国储入市有关。虽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较大,美股接连上演熔断。经济大环境对国内其他行业影响较大,惟有国内豆市在找不出上涨理由的此时却表现异常。 连日来,新的传言频出,东北国储、地储将投放一定量于市场,是定向销售还是随市场竞拍有待验证。已经有南方部分省份存储豆向市场投放,福建厦门、四川、重庆等地的存储库多以4300~4400元/吨不等的价格向市场销售,与现货价格相比优势显然,但因质量差异较大,流入市场的总量不多。鉴于各产区基层粮源匮乏,新的价格机制已经体现,建议终端市场在运输费用低廉的此时适量增添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