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要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杜甫诗三首》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调。 8.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李商隐诗两首》 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3.“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而《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 4.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5.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过秦论》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5.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6.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知识点1: 常见标点符号4条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2.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 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4.冒号的作用: ①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②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③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④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5.引号的作用: ①表引用实际内容;②表讽刺反语;③ 表特定称谓;④表着重强调。 知识点2 1.小说三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 5.律诗四条件: 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 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举例法 B、对比法 C、喻证法 D、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G、反复 F、设问 H、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 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