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位因素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例如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地理区位因素类题目答题思路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例如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三、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让真正高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新课标高考必将加强对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改变过分拘泥于课本的传统命题和答题方式,命题时会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让考生的思维不过多的受到限制,给考生留下一个相当大的答题和发挥空间。在复习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某区域有一山丘,请根据这一条件谈谈如何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由于本题的限制条件较少,思路开阔的同学则可想到从发展旅游、发展林牧业、修建水平梯田、开发水力等方面去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