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高三 > 正文

北魏孝文帝汉化的措施,影响有哪些

来源:高三 www.yangji120.com/life/ 发布时间:2022-11-04

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的孝文帝十分崇尚汉族文化。为此,他亲政后,带头模仿汉民族的礼仪,作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东郊等,其汉化的初衷是希望变更胡人的旧风俗,而学习和改用华夏礼仪。以下是小编的整理,大家可以看一看。

北魏孝文帝汉化的措施

1、孝文帝改均田与租调,均田制与租调制。均田就是给人民分地,授田的农民要给国家交租和交调,租就是粮食,调就是布帛。该制度的作用在于逼着你去从事农业。因为原来的北魏是鲜卑人,属于游牧民族,现在分你土地,收你粮食和布帛,不收牛奶不收羊毛,等于是强迫你从马上下来,拎起锄头去种地。

2、孝文帝汉化措施包括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鲜卑人和汉人结婚。孝文帝把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达溪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把汉族的高门世族列为甲、乙、丙、丁四等,亲自制定条例,规定鲜卑族的八个大姓与汉人头等贵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他亲自娶汉族大姓女为后宫,又给他的弟弟们娶汉族大姓女为妻室,以示提倡。

3、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幽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

4、禁止说胡语,改说汉话。具体规定,30岁以上的人“习性已久”,可以慢慢改,30岁以下的人要立即改过来,在朝廷为官的,再说胡语,就要“降爵黜官”。

北魏孝文帝汉化的影响

1、孝文帝汉化的影响是加速了鲜卑和北方的封建化(即汉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北魏政权得以巩固。

2、孝文帝改革的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相关推荐

三峡的翻译

三峡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三峡只用不到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

2023-04-14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影响是怎样的

孝文帝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由于拓拔宏深受祖母冯皇太后汉化改革的影响,亲政后继续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整顿...

2022-11-08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目的是怎样的

孝文帝改革,进一步推行改革,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

2022-11-07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利弊,有哪些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但是一些举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导致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导致了鲜卑族的分化,一些到了洛阳的贵族,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提高。而一些戍守边疆的战士们却没有得...

2022-11-03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孝文帝改革内容有变革税制、行均田制、创三长制等举措,主要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减少民族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增强国家实力,巩固鲜卑贵族统治。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政权封建化,促进了经济繁荣,但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

2022-10-20
点击查看 高三 更多内容
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