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迎来了惊蛰节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也是万物生长的开始。那么惊蛰节气有哪些习俗?惊蛰有什么养生要点?让我们一起来掌握一下吧! 一、惊蛰节气有哪些习俗? 1.吃梨 古代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寓意着“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与此同时,因为惊蛰后气候明显变暖,人们简单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冷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2.祭白虎化是非 我国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遇阻碍,百般不顺,所以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3.油炸昆虫 蛰季时,土壤中冒出很多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会在这个时候炒大豆和大米,象征着害虫被消灭,这个习俗也叫作“炒虫”。 4.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围绕周身的很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5.吃炒豆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二、惊蛰有什么养生要点? 1.饮食上要少酸多甜 春天肝气旺简单伤脾,此时,少吃酸味可以避免肝气过旺,甘味食物可以滋补脾胃。但,此“甘”非彼“甘”,它不等于甜味食物,而是具有润燥特点的一部分食材。比如山药和大枣,用来熬粥再好不过了。 2.起居上晚睡早起 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多伸懒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活动,减轻困意。同时,也能激发了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对肝脏的保健效果。 3.适时适宜晒春阳 民间有“晒春阳,胜吃药。”的说法。惊蛰日,一年中初次阳气大动,需顺势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在阳光充分的户外,让太阳晒晒背部,不仅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还能补充体内的阳气,散体内的冷痰。 以上就是有关惊蛰习俗以及养生要点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