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资本下乡炒地伤地!资本下乡怎么规范?
时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大激发了资本下乡投资、地方引资入农的热情。月谈记者调查发觉,部分下乡资本带来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存在炒地、伤地等行为;一些地方招商时,急功近利心态较为突出,引资入农较为盲目,甚至不顾村民想法,随意放宽准入门槛,给乡村振兴、农民发展带来风险。
谨防资本无序下乡
囤耕地、赚差价、炒地租。半月谈记者走访掌握到,一些粮食产区土地承包价格连年上涨,挤压种粮收益。在西北某县,4年前每亩地租每年四五百元,现已突破千元。当地反映,近3年来,部分资本下乡不断囤地,炒高土地价格,甚至催生土地中介这一职业。
以“土地买手”的身份联系上当地一名土地中介。这名土地中介向半月谈记者推荐投资某县土地,该县土地流转费为每年1150元一亩,“只要签订3年合同就能再转手,保证每亩能挣百元差价”。
还有一些中介组织流转整合当地农民土地,再转租以赚取高额差价,导致土地租金水涨船高。一所知名农业大学2021年进驻南方某市时,需租农田作为科研试验田,农田租金每年每亩3000元,如今涨到4000多元,还要一次付清10年以上的租金。
地租高企,助长耕地非粮化倾向,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地价这么高,种粮就赔钱,流转来的土地基本都种经济作物。”一名西北地区农民说,当地土地承包价格从去年的800元一亩涨到现在平均1700元一亩,种粮的土地价格一旦超过每亩1200元,就难赚钱。
引资下乡莫盲目,形成合力共发展
“村里搞发展还是希望外面资本进来,因为单靠村里的力量不够。”华中某村党支部书记说,本村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已有30多年,但长期粗放管理,柑橘始终卖不上价,“完管去年我们拿到改造经费,但还不够,需要外来资本支持产业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一些地方资金缺口不小,当地招商引资时往往缺少甄别,比较盲目。半月谈记者调查发觉,一些地方招商时存在“捡到篮里都是菜”的急功近利心态,一味求快,有的随意放宽准入门槛。有的基层政府为了快速推动经济发展,急着上马一些所谓的特色产业、规模开发项目。一名长期分管农业的基层干部反映,有的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投资,常常开出一些优惠条件,这些条件往往将农民置于弱势地位。在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如果对企业没有约束,就会给农民带来不小风险。
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为了项目赶快见效,项目推进时迫使“村民参与度低”,最终投资方和村民产生对立心情。某驻村第一书记说,近两年,他所在的村庄吸引不少意向投资,但为加快建设进度,无论从村庄建设还是产业规划,都由上级部门和企业直接商量决策,未充分尊重村“两委”和村民的想法。
近年来,北方地区曝光多起土地流转纠纷,相关地方政府通报显示,资本下乡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群众工作不到位、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监管工作缺失缺位、施工违法违规等问题。
要给资本下乡立规矩
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在资本进入乡村时,处理好项目开发与尊重农村内生治理机制、农民共同富足的关系至关重大。
一是严肃打击囤地炒作,引导资本投向种植业产前、产后服务。受访农户、基层干部提议,完快出台政策禁止资本囤地炒作,严肃打击囤积土地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的流程和从业人员行为。华北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提议,建立资本租赁农地风险保障金制度,防范资本“跑路”和农户权益受损。
二是为下乡资本立规矩,完善准入和监管制度。一位长期研究农林经济的教授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管和服务作用,树立农民主体地位。学者提议,对资本下乡设置肯定门槛,避免资本在乡村无序扩张,蚕食村整体和村民利益,同时引导优质资本下乡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多名受访基层干部提议,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新型整体产业发展模式,将农村闲置低效资源资产盘活为村级股份公司经营资产,通过集中招商引资,提升村整体在项目建设运营中的话语权。此外,推动涉农资金零碎使用转向集中投入,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