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高三 > 正文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背后故事是什么

来源:高三 www.yangji120.com/life/ 发布时间:2024-10-21

完璧归赵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处《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成语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主要讲述了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带着和氏璧去见秦昭襄王的时候,没想到秦昭襄王出尔反尔,并没有打算拿城池来交换赵国的和氏璧。在紧要关头,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功带着和氏璧返回了赵国。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当时秦国和赵国都是战国末期实力相当的两个大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垂涎赵国的稀世珍宝和氏璧。就主动提出了要拿十五座城池来跟赵国换和氏璧的事情。

完璧归赵的详细故事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邯郸城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邯郸城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当时有人推荐蔺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邯郸。”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璧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邯郸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邯郸去了。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璧,对不起赵王,所以把璧送回邯郸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

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邯郸去了。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

秦昭襄王本来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壁,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相关推荐

考研培训班多少钱,揭秘背后的价值

考研培训班的费用确实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较大,一般来说在1000-15000元左右。这其中的价格差异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考生在选择培训班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便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热门...

2024-11-04

揭秘,考研培训班费用背后的真相

介绍考研培训班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班型、科目、授课形式等,市场价格在1000-15000元左右。地区因素也不可忽视。一线城市由于生活成本高,考研培训班费用相对也会更高,而二三线城市费用则相对较低。综上所述,考...

2024-10-30

牛角挂书的主人公是谁,出自哪部典籍

“牛角挂书”的主人公是李密。李密是隋末唐初的人物。他自幼勤奋好学,有一次,李密骑在牛背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牛角挂书”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刻苦攻读。 牛角挂书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

2024-10-23

叶公好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背后典故是什么

叶公好龙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

2024-10-21

闻鸡起舞的典故介绍,和谁有关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年轻时他感觉自己知识贫乏,于是奋发向上,努力读书。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薄时,他半夜听到鸡叫,一脚把刘琨踹醒,约定两人以后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并在年复一年后...

2022-11-23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叫什么,相关故事介绍

纸上谈兵所讲述的主人公是赵括,是战国时期的人。经历了长平之战,赵国中了反奸计,此时才重用赵括去代替一员老将。这场战役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并且也属于一场大的战役。但是最终却以战败而结束。 纸上谈兵的故事介绍...

2022-11-23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和故事内容简短概述

“纸上谈兵”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的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没有过实战经验,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后该成语常用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以下是小编的整理,大家一起看看吧。 纸上...

2022-11-23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概述,和谁有关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周瑜和孙权。周瑜献计,孙权采纳做出指令,但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迫使“假招亲”变成了“真结婚“,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荆州也万无一失,留下了“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笑谈。 赔...

2022-11-16

口蜜腹剑的典故介绍,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李林甫。口蜜腹剑是一个汉语成语。口有蜜,腹有剑,意思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狠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以下是小编...

2022-11-16

纸上谈兵成语典故的主人公,和谁有关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赵括是赵国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意思是在纸面上讨论打仗而不付诸实际行动。被白起坑杀40万赵国士兵。 纸上谈兵成语典故 纸上...

2022-11-16
点击查看 高三 更多内容
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