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高三 > 正文

不以疾也的以是什么意思,以在文言文中用法有哪些

来源:高三 www.yangji120.com/life/ 发布时间:2024-10-21

?“不以疾也”中的“以”在这个短语中,作为动词,表示“认为”或“以为”的意思。在《三峡》一文中,有观点认为“以”是“比不上”的意思,即“不及(之)疾也”。: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以”是代词,代替上文,表示某种情况,可译为“此”或“似”。

不以疾也的以释义

“不以疾也”中的“以”字,其含义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解释:

动词,表示“认为”:

在这种解释下,“不以疾也”的字面意思是“不认为它快”。这通常用于形容某物的速度或进程并不快,但往往带有一种相对或比较的含义,即与其他事物相比,它并不显得快。例如,在《三峡》一文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描述的是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三峡水流的速度快。这里的“以”就是“认为”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三峡水流速度之快的一种夸张和赞叹。

介词,表示“用、凭借”:

在某些语境中,“不以疾也”的“以”可能被解释为介词,表示“用、凭借”的意思。然而,这种解释在“不以疾也”这个短语中并不常见,且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理解。例如,在《孟子·公孙丑下》的一段话中,“不以疾也”与“不以卒也”并列,可能表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操之过急的意思。但这里的“以”作为介词的解释并不直接对应“用、凭借”,而是更偏向于一种态度或方式的描述。

及、比得上:

还有一种解释是,“不以疾也”中的“以”可以解释为“及、比得上”,整句话的意思是“也不如它快”。这种解释在某些语境下也是合理的,但同样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理解。

综上所述,“不以疾也”中的“以”字含义多样,可能因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理解这个短语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语法结构来进行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以”作为动词“认为”的解释是较为常见和合理的。

以在文言文中用法有哪些

在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副词等,具有多种含义。以下是对“以”在文言文中用法的详细归纳:

一、介词用法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例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表示“用”的意思。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表示“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等。例如,“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表示“因为”的意思。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等。例如,“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汉书·苏武传》)中的“以”表示“在”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介词),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中的“以”表示“和”的意思。

二、连词用法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中的“以”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中的“以”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中的“以”表示目的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但需注意,这种用法与介词用法中的表示原因有所不同,连词用法的“以”更侧重于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因果关系。例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表示因果关系。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这种用法相对较少见,但在一些文言文中仍有出现。

三、助词用法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介之推不言禄。”(《论语·微子》)中的“以”作为结构助词,连接定语“介之推”和中心语“禄”,但在此处并不直接翻译为“的”,而是作为语法结构的一部分存在。

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它使得原本可以独立成句的短语或句子成为了另一个句子的成分或修饰语。

四、副词用法

通“已”,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可译成“已经”。但这种用法相对较少见,且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理解。

综上所述,“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非常多样且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结构来进行分析和理解。在学习和掌握这些用法时,建议多读多背多练习,逐渐积累语感和经验。

相关推荐

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计算方法是什么

新高考赋分是指在新高考模式下,将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为等级分,以实现不同科目成绩之间的可比性。赋分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同科目试题难度和报考人数差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确保所有考生的成绩在高考总评...

2025-02-16

高中选科最佳组合是什么,哪些组合值得选择

高中选科最佳组合有物化生、物化政、物生政等等,高中选科最佳组合的选择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学科优势、未来职业规划以及高考政策等因素。选科要结合自身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组合。 高...

2025-02-16

2025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有哪些要求

2025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条件:考生需符合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按要求参加高考报名。考生本人的户籍必须位于地方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内,通常要求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考生的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也需...

2025-02-16

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优缺点

新高考赋分制是一种高考分数计算方式。它通过考生的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来换算等级分,而不是简单地以原始分数相加。赋分制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将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数...

2025-02-16

原始分数和赋分是什么意思,哪个更重要

原始分数是指考生在考试中直接得到的卷面分数,反映了考生对试卷内容的掌握程度。赋分是根据考生原始分数在全体考生中的排名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予一个新的分数。原始分数和赋分是两种不同的分数评定方式,它们在含...

2025-02-16

2025高考体育总分计算公式是什么,体育招生要求

2025高考体育总分计算公式是:综合成绩=专业成绩×750/100×70%+文化成绩×30%(综合成绩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体育类综合成绩按照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的办法计算。 2025高考体育总分是如何计算的 首先,本科...

2025-02-15

南京财经大学是什么水平,好不好考

南京财经大学的档次比较高。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大学。要看一所大学是否为高水平大学,可以通过查看其是否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内容小编已经整理好了,...

2025-02-15

江西财经大学是什么水平,好不好考

江西财经大学在本地本科大学中有着较高的声誉。接下来,小编就从江西财经大学的全国排名入手,面向2025年的高考生详细说明一下江西财经大学的实力水平,以及它在全国范围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江西财经大学属于什么水平...

2025-02-15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什么水平,好不好考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本地本科大学中有着较高的声誉。接下来,小编就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全国排名入手,面向2025年的高考生详细说明一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实力水平,以及它在全国范围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桂林航天工业...

2025-02-15

平顶山学院是什么水平,好不好考

平顶山学院的档次比较高。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大学。要看一所大学是否为高水平大学,可以通过查看其是否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内容小编已经整理好了,一...

2025-02-15
点击查看 高三 更多内容
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