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高三 > 正文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结,有哪些答题策略

来源:高三 www.yangji120.com/life/ 发布时间:2024-11-15

高考地理选择题在试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和技巧能够有效提高答题准确率。审题干是关键。在一道关于某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选择题中,题干可能会给出“该地区位于北纬30°附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样的描述,此时我们要抓住关键词“北纬30°附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明确题目要求是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要点

(一)审题关键

认真审题审图是答好简答题的基础,能够有效防止答偏题。在审文字题时,要特别注意条件、中心词和关键的修饰语。题目中提到“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这里的“某地区”就是条件限定词,“农业发展”是题目中心词,“有利条件”是内容回答词。我们要明确答题的范围和重点,避免答非所问。

同时,审图也至关重要。图中往往隐藏着应答出的知识点。在一幅区域地理图中,可能会显示出河流、山脉、交通线等信息,这些都可能与答题相关。要注意看清图中所有信息,包括标注、图例和各种地理要素的分布。通过图例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形的分布,从而为分析地形对地理事物的影响提供依据。

(二)全面思考

地理事物或现象无论其成因或是影响、对策都多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在分析原因时,既要考虑自然原因,又要考虑人为原因。分析某河流径流量变化大的原因,自然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地形(流域内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对降水的调节作用小)等;人为原因可能有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灌溉、修建水库不合理等)、植被破坏(导致水失,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和径流量)等。

在评价条件时,要全面客观,既要讲有利条件,也要讲不利条件。评价某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可能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不利条件可能有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等。

在分析对策时,要对症下药。针对某地区水失严重的问题,可以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等措施。

(三)答题规范

答题要用地理专业术语,确保语言准确、简洁明了。描述气候特征时,要用“终年高温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专业表述,而不能用“很热、经常下雨”等口语化的语言。

答题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千万不要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段落,必须分条分段,一个知识点一条。这样便于阅卷老师评分,也能让自己的答案更加清晰。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先列出优势:“1.气候适宜,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再列出劣势:“1.水资源短缺;2.农业技术水平低;3.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掌握防止漏答的技巧,答题尽量少而精,但如果没有把握,可以适当多答。同时,要掌握详细和模糊的技巧。对于自己确定的知识点,可以详细阐述;对于不太确定的知识点,可以模糊处理,避免因错误而扣分。字迹工整也很重要,避免因字迹潦草而影响阅卷老师的判读。

高考地理特定题型答题策略

(一)区域定位

在高考地理最后两道大题中,区域定位至关重要。准确的区域定位是正确答题的关键,若区域定位错误,可能导致整个大题的方向出现偏差。

南北半球的判断方法主要有:

区域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轮廓定位法、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地理事物规律、原理定位法等。在考试时优先选择最熟悉的定位方法,再利用另外一种或两种定位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

利用经纬网定位: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脑中有图,胸中有网(经纬网),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明确陆地与陆地、大洋与大洋、陆地与大洋之间的相临、接壤及包围情况。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些特性确定大致位置。

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定位的重要参照系,还可根据沿某条纬线和经线的海陆地形剖面图进行空间定位。

根据相对位置进行空间定位: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确定位置。

根据轮廓特征进行空间定位: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要熟识各种区域轮廓,尤其侧重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熟识海陆轮廓,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

根据重要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空间定位:利用地理景观特征定位,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可以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如植被、传统民居等;依据图例、注记定位,该方法常常作为一种辅助定位的方法,但有时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界、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

(二)各类特征描述

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山谷、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

地势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长短状况,岛屿多少。

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气温:季节变化、最冷月最热月气温高低、年温差大小。

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结冰期:有无、长短。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

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

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

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高考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

(一)细审题干

在解答高考地理综合题时,细审题干至关重要。要抓住“关键词”“修饰词”和“限定词”。题干中提到“分析某地区在特定季节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这里的“某地区”“特定季节”“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就是关键信息。“某地区”明确了答题的范围,“特定季节”限定了时间,“农业发展”确定了答题方向,“优势条件”指出了内容要求。

接着列出模板。根据题目类型和要求,从常见的答题模板中筛选出合适的框架。分析农业发展条件的题目,可以参考“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的模板。

然后仔细筛选信息。根据限定词筛选题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哪些信息与答题相关。题干限定在“山区某地区”,那么材料中关于平原地区的信息就可以排除。同时,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筛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发展条件。还要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分析河流对农业的影响时,要考虑河流的流量、灌溉能力等特性。

之后酝酿语言。遵循“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的原则组织答案。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条件时,先从自然条件如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方面入手,再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语言要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大白话和自造语句,做到逻辑清晰、不互相矛盾、不啰嗦重复、一语中的。

最后书写答案要注意格式整齐,可以编“序号”或用“分号”分点作答,做到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富有逻辑、先因后果有理有据,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使用地理术语、准确科学。

(二)地图运用

在高考地理答题中,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明确图名,图名通常会给出地图所反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明确这张图主要展示的是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

了解图例也非常关键,图例列出了地图中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意义。蓝色代表水体,绿色代表植被,不同的线条可能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或边界。

注意地图中的分界线,如气候分界线、地形分界线等,这些分界线往往对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对气候、农业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明确空间位置和形象特征有助于准确理解地图信息。可以利用经纬度、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通过经纬度可以判断出某个地区位于哪个半球、哪个温度带;根据海陆位置可以了解该地区是沿海还是内陆,以及与周边海洋的关系。

在分析地图时,要学会分析判断。观察地图上的线条、符号和颜色,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推断地势的高低起伏。

同时,不能忽视辅图的作用。有些地图会配有辅图,如局部放大图、剖面图等,这些辅图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图的内容。在一幅区域地理图中,可能会有某个重要城市的局部放大图,展示该城市的交通、工业等具体情况。

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和正常高考哪个好,怎么选择

强基计划和正常高考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如果学生在基础学科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基础,并且有长远的科研志向,强基计划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果学生想有更多元化的专业选择,正常...

2025-02-16

综评和普通高考的区别,二者有何不同

综评和普通高考在招生院校、专业范围、招生要求、录取模式、考试范围、适用人群以及录取批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升学路径。综评适合那些希望进入名校但高考成绩不占优势的学生。 综...

2025-02-16

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计算方法是什么

新高考赋分是指在新高考模式下,将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为等级分,以实现不同科目成绩之间的可比性。赋分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同科目试题难度和报考人数差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确保所有考生的成绩在高考总评...

2025-02-16

2025年新高考医学专业选科要求,有什么建议

2025年新高考模式下,医学专业选科要求基本都要物化绑定,有部分专业可能还会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都必须选择才能报考,不同高校对医学专业的选科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考生在选择时,应仔细查阅目标高校的招生简章...

2025-02-16

2025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一览表,怎么选科比较好

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可以报考大部分工科类和医学类专业,物理+化学+地理可报考计算机类、电子科学类、机械类、核工程类等专业,不同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是不同的,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学科优势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

2025-02-16

2025高三改科还来得及吗,还能改科吗

理论上在高考报名确认前,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更改选科的要求,但高三阶段改科并不明智。高三本身就是压力很大的时期,再加上换科的挑战,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新的科目学习几乎需要从头开始,适应新的学科体系需要时间...

2025-02-16

高三走综评好还是参加高考,应该如何选择

高三走综评和参加高考各有优劣,具体选择需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和目标来决定。综合评价招生是一种新型的招生方式,它主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业成绩、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特长才艺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单一的...

2025-02-16

地理生物哪个更容易赋高分,应该如何选择

地理和生物在赋分上各有特点。对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来说,选择地理可能更容易赋高分;然而,这种优势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赋分还受到原始分数、科目难易程度、选考人数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具体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

2025-02-16

2025天津高考难吗排名全国第几,天津历年高考难度趋势

根据往年天津高考情况分析预测,2025天津高考难度预计在全国排名第30,天津高考难度整体适中,属于“优惠模式”。相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天津的高考难度算小一点。2025年天津高考预计不会变得更难,且可能与2024年的难...

2025-02-16

2025高考3+1+2怎么选科比较好,最佳搭配推荐

高考“3+1+2”模式下的选科策略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学科优势、未来职业规划以及专业覆盖率等因素。学生在选科时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学科以及职业规划,确保所选科目与目标专业高度匹配。 2025高考3+1+2...

2025-02-16
点击查看 高三 更多内容
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