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2025全国双一流大学排名已经正式出炉!根据最新排行榜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排名靠前。更多详细完整版院校排名往下看吧。 2025全国双一流大学最新排名【校友会版】 校友会2025全国双一流大学排名:北京大学排名第一、清华大学排名第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三。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1 | 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3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4 | 复旦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5 | 浙江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7 | 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8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0 | 武汉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1 | 南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2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3 | 中山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4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5 | 西安交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5 | 国防科技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6 | 山东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7 | 同济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8 | 四川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 | 厦门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1 | 东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2 | 天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3 | 西北工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5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6 | 吉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6 | 上海科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8 | 中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9 | 中国农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9 | 东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1 | 电子科技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2 | 湖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3 | 重庆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4 | 兰州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5 | 北京科技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6 | 武汉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7 | 西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南京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苏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0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1 | 北京交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2 | 华中农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4 | 暨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5 | 南京农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6 | 北京邮电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7 | 中国海洋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7 | 华中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8 | 南昌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9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1 | 江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上海财经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2 | 南京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合肥工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6 | 南方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7 | 北京化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7 | 湖南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8 | 西南交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8 | 东北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9 | 郑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9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1 | 海军军医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3 | 河海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4 | 北京林业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4 | 宁波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7 | 南京林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7 | 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9 | 西北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9 | 上海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1 | 空军军医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1 | 中国政法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2 | 西南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2 | 福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5 | 中国矿业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7 | 首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0 | 中国传媒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0 | 陕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1 | 中央民族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1 | 贵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3 | 东华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3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6 | 安徽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河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0 | 云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0 | 山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3 | 中央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7 | 东北林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8 | 东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9 | 辽宁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1 | 天津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4 | 湘潭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4 | 南京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长安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0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08 | 中国药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0 | 华北电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0 | 北京体育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2 | 四川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2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太原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5 | 河北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5 | 西南石油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5 | 外交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20 | 内蒙古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广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3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5 | 广州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4 | 中央戏剧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35 | 大连海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5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8 | 天津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4 | 海南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6 | 成都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3 | 宁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75 | 新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6 | 中央音乐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76 | 中央美术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76 | 上海音乐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83 | 中国美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 | 上海体育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09 | 上海海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09 | 青海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26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28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28 | 中国音乐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31 | 延边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1 | 石河子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5 | 西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双一流大学含金量如何 从政策背景和目标来看,“双一流”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中国政府为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而推出的战略性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以增强我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因此,“双一流”大学的含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过去的“985”、“211”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高。 从实际表现来看,“双一流”大学通常在科研能力、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表现突出。例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表现优异,其科研成果、学术声誉和国际化程度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些高校不仅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也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然而,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的增加,部分非985、211高校也进入了“双一流”行列,这导致了整体含金量的稀释。一些学者指出,虽然“双一流”大学的评选标准更加细致,但其影响力可能不如传统的985、211高校。此外,部分“双非”(即非985、非211)高校虽然进入“双一流”,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仍然有限。 从长远发展来看,“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虽然目前“双一流”大学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其整体质量是否能够持续提升仍需观察。同时,由于“双一流”建设强调学科建设而非整体实力,这也使得部分高校可能在综合实力上不如传统的985、211高校。 “双一流”大学的含金量总体较高,尤其是在科研和国际化方面表现突出。然而,由于数量的增加和评选标准的变化,“双一流”大学的整体含金量可能不如传统的985、211高校稳定。因此,在选择学校时,考生和家长应结合自身需求和目标,综合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专业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