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猪价大幅飙升,推动总体通胀不断归升,在高利润诱惑下,生猪和母猪存栏却持续40个月下滑,传统的猪周期貌如失灵了。猪周期失灵背后的缘故是什么?猪价未来走势如何?对总体通胀影响又如何?由于猪价对我国通胀走势影响尤其大,所以本专题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 1.猪周期从正常到失灵 1.1.传统猪周期的形成 猪周期普通蕴藏跨年度的大周期和季节性的小周期,且无论是大周期还是小周期都会受到货币环境的影响。 在大周期下,养殖户根据猪价信号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决心存栏,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从决心到产出存在时滞,猪价和存栏量浮现周期性波动。首先,养殖户从察看猪价上行到进行补栏,往往需要1-2个月光阴,而且通常养殖户会优先补栏仔猪,待价格上行趋势确认后才会补栏母猪扩大产能;其次,从补栏育肥到生猪出栏,需要短则约半年(直接补栏仔猪)、长则12-14个月(补栏能繁母猪),因此供赠到位会有时滞;随后,生猪出栏量越来越高,猪价涨幅越来蕴洹,当供赠增添到一定程度,猪价逐渐归落,价格信号再传导归供赠端;最后,养殖户调整产能和消化存栏,供赠收缩推升价格,再次陷入新一轮周期。 小周期主要受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影响,在一年之内呈季节性波动。首先在春节期间由于需求旺盛,价格相对较高。春节过后需求降低,价格开始大幅归落。陷入夏秋季节,居民对猪肉消费需求较低,但生猪出栏量也相对较少,再加上养殖户会补栏备战冬季行情,猪肉价格环比反而归升。陷入冬季以后,由于生猪出栏供赠增添,价格会小幅归落,但春节期间价格会浮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生猪存栏量在一年之内也呈现季节性波动,春节前后由于出栏量增添,存乐伢幅下降,之后开始归升。 此外,作为物价的一部分,猪价同样也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是09年货币环境宽松时,M1在10年初达到顶峰,猪肉价格开始止跌归升,并在滞后18个月后也达到峰值。猪肉生产需要光阴,供赠无法短光阴内满意需求增长,因此货币环境对猪价的影响会在猪肉供赠到位之前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