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供赠侧改革 农业供赠侧改革本身就代表一个产业趋势,而且在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把它作为未来的一个重点工作,所以它本身就具备了一个年度的主题特征。“农业供赠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调整粮食供赠;另一方面,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沛,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通过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农业低息引入资本投入、农产品价格有序市场化、必将带来农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2. 产业精准扶贫 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选择具有市场前景和开辟潜力的特色农产品作为开辟的主攻方向。其次要考虑“小”产品如何做“大”,是要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引导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发展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通过加工增值和流通增值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切实改变扶贫“大水漫灌”的现象。 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居民看病报销将不再分“城里人”“农村人”。城乡医疗做到统一笼罩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4.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借助信息化等力量实现网络链接,如部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农业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或创意农业,或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观旅行村镇。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支持乒搂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尽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5. 马铃薯主粮化 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推进马铃薯产业开辟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益研究。 6. 废除玉米暂时收储政策 2007年以来,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暂时收储政策,这一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踊跃性、保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家收储行为客观上也造成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及市场价格信号被扭曲,对加工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为知道决这一问题,中国粮食局决心废除玉米暂时收储政策。改革玉米临储制度、建立新的收购和补贴机制,既是市场倒逼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农业供赠侧改革的必然请求。玉米暂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