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养猪网 养鸡设备 鸡场设计图

养殖好项目,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养殖创业,养殖人必看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首页 > 农业知识 > 正文

腊梅种植技术

来源:农业知识 www.yangji120.com/nongye/ 发布时间:2021-04-01
腊梅也叫做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等,是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种植价值,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腊梅种植技术。

一、腊梅的生长习性
1、腊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腊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
2、腊梅耐旱性较强,怕涝,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树体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茎部易生萌蘖。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叶,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二、腊梅的种植方式
1、露地栽植:选择土层深厚、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采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庭园内定植的大苗树穴直径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厩肥、豆饼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盖一层土后,再将带有土球的腊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实,浇水。
2、盆栽方法: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做培养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垫一层石砾,在每年的初冬选择花蕾饱满的小株,带土掘起,植于盆中,开花后即可陈列观赏。平时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养护。

三、腊梅的繁殖方法
1、播种:6月采种,随采随播最好。播前浸种催芽24小时,保证苗齐发芽早,10天发芽,当年生苗高10-20厘米,一般实生苗3-4年始开花。
2、分株: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在母株根部剪取有根小苗,另行栽植。秋季施1次薄肥,培养2年可开花。
3、压条:春季根部环剥后堆土压条,也可在梅雨季节(6月下旬到7月中旬)高空压条。
4、嫁接:用红心腊梅实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采用切接、靠接或芽接,采用最多的是切接。切接以3月叶芽萌动至麦粒大小时进行,靠接在春、夏季之交5-6月最好,芽接在7-8月进行。
①切接时间:切接的时间约在3月中旬左右,最好在腊梅叶芽刚萌发至米粒大小时进行,若误了时机,等到叶芽发得过大或已发出叶后,再切接就不易成活。
②砧木选择:切接通常用狗牙腊梅的实生苗为砧木,以素心或磬口腊梅等珍贵品种为接穗。
③接穗处理:接穗宜在一个月前就选定一年生粗壮而较长的枝条,将其顶梢截去,这样可使养分集中到枝条中段的芽上,接穗长约7-8厘米,留取1-2对芽,削接穗时不可削得太深,以稍露木质部为准。
④砧木处理:砧木桩从离地面5-6厘米处剪,从砧木直径的1/3处向下切,劈开4-5厘米,把腊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准形成层,接好后用软麻皮绑扎牢,然后用疏松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顶部盖没。
⑤接后管理:要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后,松开封土,检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则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长,接着将松土盖在上面,以免刚接活的嫩芽受到风吹日晒而死亡,再过一个月后逐渐去土,让芽苗逐渐接受阳光。

四、腊梅的种植技术
1、浇水:平时浇水以维持土壤半墒状态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积水。干旱季节及时补充水分,开花期间,土壤保持适度干旱,不宜浇水过多。盆栽腊梅在春秋两季,盆土不干不浇,夏季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量视盆土干湿情况控制。
3、施肥:每年花谢后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春季新叶萌发后至6月的生长季节,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混合液,秋后再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花期不要施肥。:盆栽腊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叶肥,每隔2-3年翻盆换土一次,在春季花谢后进行,同时换掉1/3的盆土。
4、整形
①乔木状树形:在幼苗期选留一枝粗壮的枝条,不进行摘心培养成主干。当主干达到预期的高度后再行摘心,促使分枝。当分枝长到25厘米后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树冠,随时剪除基部萌发的枝条。
②丛状树形或盆栽:幼苗期即行摘心,促其分枝。冠丛形成后,在休眠期对壮枝剪去嫩梢,对弱枝留基部2-3个芽进行短截,同时清除冠丛内膛细枝、病枯枝、乱形枝。对当年的新枝在6月上中旬进行一次摘心。园艺造型一般萌芽时动刀折整枝干,使之形成基本骨架。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基本定型后,还要经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
5、修剪
①生长季抹芽、摘心:腊梅叶芽萌发5厘米左右时,抹除密集、内向、贴近地面的多余嫩芽。在5-6月旺盛生长期,当主枝长40厘米以上,侧枝3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促生分枝。在雨季,及时剪去杂枝、无用枝、乱形枝、挡风遮光枝。
②花前修剪:在落叶后花芽膨大前,对长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对叶芽,剪去上部无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虫枝、过弱枝及密集、徒长的无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③花后补剪:疏去衰老枝、枯枝、过密枝及徒长枝等,回缩衰弱的主枝或枝组。对过高、过长、过强的主枝,可在较大的中庸斜生枝处回缩,以弱枝带头,控制枝高、枝长和枝势。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长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较强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对芽或疏除。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
6、病虫防治
①炭疽病防治:彻底清除带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喷洒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黑斑病防治:清除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
③蚜虫防治:剪除有卵枝条,集中销毁,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
④红颈天牛防治:防治时用棍敲打枝干,及时捕杀落地成虫,经常检查树干,发现有排粪孔时,用铁丝刺死其中的幼虫,或向排粪孔塞入蘸有敌敌畏的棉球,用黄泥封口,进行熏杀。
⑤日本龟蜡蚧防治:喷施2.5%敌杀死或功夫乳油4000-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腊梅种植技术,腊梅,野生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广西、广东等区均有栽培种植,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

上一篇:河蟹养殖技术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苹果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苹果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品种非常多,陕西、山东等地区的比较有名。那苹果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苹果适合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富含有机质、PH5.5-6.7之间的酸性至中性土壤。土壤含氧量在10%以上,土层一般保持在...

2022-11-16

种植蔬菜春耕注意事项

首先在选好种植品种之后,要注意对种子进行消毒。在种植前要注意根据种植品种、种子发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做催芽工作,催芽温度要保持在25度左右。另外,还需要做好秧田的整理工作,加强整地,将其深翻30厘米左右。最后...

2022-11-15

种植黄瓜需要注意事项

首先需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将土壤深耕,使底部的所有土壤暴露在阳光下。种植黄瓜的时间一般是在四月和五月,在选择农家肥时,一些家畜的粪便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牛粪、鸡粪和羊粪。最后注意病虫害防治即可。...

2022-11-15

种植虎皮兰注意事项

虎皮兰对生长温度要求比较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冬季不能低于10℃。每两年换一次盆,换盆时更换一半的新土,并修剪老叶。平时多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面清洁光亮。...

2022-11-15

南方种植牡丹注意事项

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牡丹栽植一年后,在秋季需要施肥,施肥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牡丹生长季节要及时中耕,拔除杂草,同时注意病虫害的发生。...

2022-11-15

松塔种植的注意事项

种植松塔需要将其埋在土壤中,只需要覆盖一半,并保持湿润。等种子发芽之后,准备好盆栽花盆,开始移栽。移栽之后松塔朝上放,半埋在土里开始浇水,约半个月左右会慢慢长高。...

2022-11-15

草莓种植时注意事项

种植草莓前需要测量地表的温度,不然草莓在土壤中不会生长;定时的翻新草莓土壤,一个月至少要翻新一次,增加泥土的透气性;草莓在冬季生长,需要大棚的温度在19℃~23℃;大棚的薄膜颜色,最好选择白色,可以有效的反射太...

2022-11-15

盆栽桃怎么过冬

种植盆栽桃树在过冬时,可以将盆栽桃树移到室内养护,也可以将盆栽埋入地下养护。冬季桃树会进入休眠期,但是这个时候也要为它适当进行浇水,一般半个月左右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注意控制好养护环境,不要让温度忽高忽低...

2022-11-15

菊花的种植注意事项

菊花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欢凉爽通风较好的生长环境。生长室温18到21摄氏度为宜。土壤要求疏散、肥沃的沙质土。而且要保证有充足光照,最好放到室外进行,花期时注意施肥。如果换盆,一般要下选择在春季进行。...

2022-11-15

风化石土壤适合种植什么

风化石土壤适合种植栽植兰花。栽种期间可增施发酵好有机肥料,有助于植株更好生长。由于地区条件不一,且种植环境有所不同,其他植株在风化石土壤中也能存活,具体要看当地情况。...

2022-11-14
点击查看 农业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