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天气”和“物流”两大因素的助推下,玉米价格从产区开始上涨,然后蔓延至港口及销区,其中港口价格涨幅远超产区,令市场措手不及。 随着港口玉米绿澍到货,广东港口东北新玉米主流价格在1950-1970元/吨,较上周高点下跌70-80元/吨。那么,在当前产区玉米外运受阻,天气状况未见好转的情况下,玉米价格的走势又会怎样呢? 产区玉米遭遇“外运难” 今年9月份,交通部通过“史上最严治超”新规,对货车运输分量做出限制,超限濒临最严处罚,以玉米运输为例,治超新规实施后每车将少装10吨玉米,单车运价不变的话,每吨玉米的运输成本将上涨33%左右,进而直接导致产区公路运能下降约40%,玉米运输只能转向铁路和船运。 当前东北正值煤炭运输高峰时期,玉米外运车皮尤其难请,需要排队。全国大范围运力紧张,运费成本上涨,导致了玉米外运艰难局面。 据市场知道,经过黑龙江省粮食管理部门的争取,目前黑龙江省每日运粮车皮已经从10月份的800车增添到了2000多车,11月底早先预计增添到3000车左右。 天气导致玉米霉变问题凸显 11月下旬以来,雨雪、雾霾等极端天气不断侵袭东北和华北两大玉米产区。尽管降雪低温天气有利于玉米上冻脱粒上市,但雨雪天气也影响着玉米运输,造成产区玉米供应充沛却发运不出去的为难局面。 根据市场调研显示,目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玉米上市进度较往年偏慢,浮现怪异的局部供赠偏紧平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低温上冻后的玉米脱粒简单,保管方便,要是未能及时烘干供应市场,待气温归升后,极易发生大规模霉变,影响玉米品质。此外,烘干处理过的玉米较自然晾晒的玉米品质要差。 据知道,目前北港集港玉米中,霉变2%以内玉米比重偏低,山东部分地区粮商反应前期收购质量较好的玉米亦开始浮现不同程度霉变现象,值得关注。 北港库存积压严重,南港逐渐归升 因北港船期紧张,玉米装船艰难,上周北港玉米集港量达78.4万吨,下海量58万吨,港口玉米库存潞傍增添。 据统计,截至目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75.5万吨,其中贸易库存超过100万吨。分港口看,鲅鱼圈港口库存170万吨,贸易库存约60万吨;锦州港库存93万吨,贸易库存近30万吨;北良港及大窑湾港库存共12.5万吨。 随着船期绿澍到港卸货,广东港口玉米库存逐渐归升。截至11月23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28.5万吨,其中上周广东港玉米到货34万吨,预计本周将有37万吨玉米到港。近两日广东港口玉米攘Ⅸ出货2.2万吨,较周初攘Ⅸ出货减少2.1万吨。 观点 综上所述,天气和物流仍是两个影响当前玉米价格的最关键因素,而玉米霉变问题再度凸显,后期玉米品质的高低将成为价格涨跌的关键。 短期内物流紧张问题难以解决,玉米供应偏紧局面将持续,预计短期玉米价格还会保持坚挺态势,随着新玉米上市量将逐渐放大,玉米现货价格浮现归调的概率较大。 建议基层农户把新产玉米脱粒后,需做好保管工作,以免玉米质量下降而影响到售价,用粮企业可以在春节前择机入市备库,避免库存过低而影响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