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玉米高库存是农业结构的突出问题之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勉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玉米去库存打响发令枪。 去年,我国启动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将实施了8年的“政府定价、政策性收购”改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变玉米价格国内外倒挂,为去库存发明了前提条件。但改革之后部分地区浮现玉米价格下跌、农民种粮收入受到影响,对此要全面、客观、长远的看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专访时表示,靠政府价格补贴实现农民增收的方式难以持续,“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才是我国未来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方向;玉米价格下跌只是暂时现象,随着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玉米去库存有望取得长足发展,价格也会随之归调。 价格补贴扭曲供求信号 “价补分离”势在必行 我国在2004年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最初是运用在小麦和水稻上,玉米并未列入。2008金融危机,全球大宗商品暴跌,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开始实行玉米暂时收储政策。 2008年-2015年,国家不断抬高玉米临储价格,由最初的每斤7毛多抬高到了2014年的每斤1.12元,2015年微降为每斤1元左右。 收储价格不断抬高,增添了农民种植踊跃性和收入,但也使市场供求机制变得不敏锐,农民不看市尝只盯着收储价格选择种植品种,致使玉米供大于求。同时不断推高的收储价格也造成了国内外价格倒挂,经营者和消费者将购买力转向国际市场,这就造成玉米“高库存”与“高进口”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库存高企致使财政负担深重,资源浪费大。 “不能只靠政府的价格补贴来实现农民增收。欧盟和美国都做过这样的尝试,后来发明都不行。”柯炳生表示。一来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依赖财政补贴实现农民增收难以持续;二来此前的“价补不分”并不是科学合理的补贴方式。 柯炳生介绍,目前我国主要粮棉补贴是三种方式并存:稻谷和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价补不分;棉花实行目标价格政策,价补半分离;玉米实行市场定价和面积补贴,价补分离。这三种补贴方式,从原理上,大致分辞对应着欧盟2003年早先政策、美国现在的政策、欧盟现在的政策。 柯炳生以为,国际经验和我国具体实践经验都表明,“价补分离”是未来我国农业补贴方式的主要改革方向,而欧盟现在的补贴方式是最彻底的“价补分离”:补贴只与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有关,而与种植的作物种类无关,更与市场价格无关。在这样的补贴政策下,农民尽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自由选择种植品种,做出调整或者不调整生产结构的决心。 柯炳生称,目前玉米的“价补分离”政策,还不够很彻底,还与玉米的面积有关。这样的政策在操作层面还是有些矛盾,最主要的是,难以同时实现调整生产结构和保护农民收入的目标。因为实行市场定价之后,由于玉米过剩,玉米的市场价格必然走低,这样就会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起到调整生产结构的目标效果。但与此同时,种植玉米的农民以为国家补贴太少,不足以弥补市场降价的损失,请求增添补贴。而要是潞傍按照种植面积增添补贴,那就又不能起到调整生产结构的目标了。将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就是补贴只与土地面积有关,而与种植什么无关。 而农民的增收更不能只依赖财政补贴来实现。柯炳生以为,实现农民增收应该依赖提高效率,增添产量,降低成本。“一是经营规模的扩大,二是技术创新,提高单产,使用现代化机械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柯炳生表示。 玉米价格下跌是改革阵痛 “去库存”后有望归调 “去年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的下跌是改革阵痛,但的确是必须要改。”柯炳生表示,“去年试行下来很不简单,结果表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从宏观上讲是经受住了考验的。” 在3月7日农业部“推进农业供赠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了显然成效,理顺了价格,激活了市场,提高了竞争力,带动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结构调整。“那些停产、半停产的玉米加工企业都转起来了。”韩长赋称。 去年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价格下跌,还有一个缘故就是国内玉米市场供大于求。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在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中对媒体透露,中国去年玉米的总产量是2.2亿吨,现在库存还有2.3亿吨。 因此今年玉米“去库存”被提上日程。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勉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 国家粮食局在今年年初的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中也提出,2017年将加快玉米“去库存”:配合做好扩大燃料乙醇产量和使用区域工作,并且要深入研究研究消化玉米库存的新门路。结合发展产业经济,加大力度支持玉米加工转化。 “国内玉米价格下跌只是暂时性现象,随着玉米去库存的推进,供求关系变幻,玉米价格未来有望归调。”柯炳生称,“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低廉主要是受到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使其生产成本下降,但国际油价也有归升约摸,其低价优势不会永久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