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疲软制约玉米价格上涨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稳定玉米生产,实施大豆振兴准备,多途竟漏大种植面积”成为新年度的政策导向。随着黑龙江、吉林等地相关补贴政策出台,大豆补贴显然高于玉米补贴,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有所提高,尤其黑龙江省改种现象显然改种大豆面积占到10%。 陷入4月份临储玉米轮拍卖成为焦点,今年的拍卖不再以“去库存”为核心,而是以“顺价”为核心。拍卖底价提高200元/吨导致市场底部集体抬升,加上首轮拍卖的高成交率和高溢价率,市场各主体囤林佚涨心态进一步增强。因此对于年后的这波玉米价格上涨,新年度种植政策引导预期和临储拍卖成为焦点等政策因素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受制于下游需求依然疲软,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扩散 去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共发生了134起非洲猪瘟疫情。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势头趋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生猪出栏1.88亿头,同比减少5.1%;猪肉产量1463万吨,同比减少5.2%;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持续8个月浮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据相关机构测算,截止目前非洲猪瘟导致的生猪去产能约摸达到20%-30%,对应猪饲料玉米消费减少1500-2500万吨;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催生下禽料获益,濒临增长5%-10%左右预期(约合玉米增添500-1000万吨);综合估算,当前气氛下饲料玉米消费有减少1000-2000万吨的约摸。 近日,西南地区非洲猪瘟疫情接连不断,饲料养殖消费持续低迷。多地气温升高,对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控制产生不利,全国各地畜牧局下发文件颁布严厉控制生猪调运的政策。预计未来一段光阴内生猪市场潞傍濒临疫情的袭击,饲用玉米消费仍会处于疲软状态。 深加工产品库存积压严重 中国玉米网在5月份的春播考察过程中拜访了各地大型深加工企业,力求通过企业角度来调研基层购销心态和下游产品的消费状况。从企业知道到,东北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原料库存在1个月水平,加上产地基层余粮见底,因慈珞业对于拍卖粮分外青睐。对于下游产品的状况,大部分企业反映不太乐观,除味精和蛋白饲料消费市场还可以外,淀粉和酒精库存处于积压状态。 据相关机构数据,全国82家深加工企业厂家实点淀粉库存维持在80万吨左右,其余还有在途、在港近30万吨,而且加工成本近年来已经上涨到750-800元/吨,叠加夏季需求尚未有效启动,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 虽然企业效益不乐观,但是部分企业产能持续扩张,一是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其他副产品来提高企业效益。总之,深加工行业正处于过度增速期,下游消费增长速度不及供应端造成企业产品库存积压严重,加上产品加工成本水涨船高,企业生产处境艰苦,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深加工企业必然要濒临激烈的竞争乃至重新洗牌。所以,企业约摸率会通过减缓产能扩张速度,适当改变产品结构,叠加调整开工率或者延长检修期来调节经营压力,从而导致深加工方面玉米消耗量不会乐观。 综上所述,饲用玉米消费和深加工玉米消费均不乐观,玉米下游需求市场依然处于疲软状态。近期市场最关注的因素是拍卖和中美贸易发展情况,上周四首轮拍卖顺利开局,高成交率和高溢价率进一步提振市场;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进口贩预期程度大幅降低。受以上因素影响,贸易商挺价心态增强,加之农户余粮基本见底,市场流通粮源依然紧张,各用粮企业不得不再度依赖拍卖粮。但从长怨麓看,价格的走向还需要看需求端,需求的持续低迷是价格上涨的最大阻力。因此,短时期来看,玉米价格约摸在拍卖和中美贸易因素的刺激下进一步上涨,但是上涨的空间极其有限,触碰压力位2050元/吨后约摸率要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