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最后一天,玉米行情依然在落。工厂落、港口落、啥都落,惟独农户的售价落无可落,唯有运费在涨。看看隔壁的大豆,涨了有一阵了,甚至连粮库都涨价收购,大杨树直属库的大豆收购价格从1.69元/斤涨到1.74元/斤,这行情!这力度!玉米是看的直流口水。播种光阴前后相差没多久,都是同一片神舟大地上长的,怎么就不同命呢?即将到来的12月,玉米能不能走出一个让其他品种也流口水的行情?多空因素对冲,行情变动空间有限,想要大涨有点难。 利空因素: 余量多,光阴紧,供应压力大。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存储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4200万吨,同比减少729万吨。其中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277万吨,同比减少600万吨。从数据可以知道到,今年秋粮的售粮速度尤其慢,玉米尤为严重,供应端余粮总量太大。 虽然玉米市场的售粮进度已经在加速下降中,受钝刀割肉如的持续下落行情的影响,供应端中持粮农户的心态被压垮,农户的售粮踊跃性不断攀升。再加上今年过年又比较早,春节前的走货光阴有限,农户又喜爱跟风,在有资金压力、保存实力又有限的农户率领之下,供应端开始踊跃售粮互相伤害,拖累玉米价格上涨的步伐。 水分大,运费高,贸易商观望。玉米上市光阴晚,天气又不好,收获的玉米水分偏高,不利于贮藏,供应端卖不到好的价格,需求端采购谨慎,东北贸易商烘干成本高,开塔率低,其他地区贸易商不敢多存,担忧变质。再加上严查超载,运输能力受到限制,车不好找,发一批玉米需要找的车也多了,运输成本“火箭式”增添,挤压贸易利润,劝退中间商。使得市场没有像去年那样,贸易商踊跃抢粮,粮价节节攀升。反而是贸易商谨慎采购,无欲则刚,偏弱的行情直接压到供应端身上,多数贸易商毫发无损。中下游消极对待购销,压力所有转嫁到供应端身上,不利于玉米价格上涨。 无疫苗,重养难,需求总量差。国家推行重养政策至今,虽然猪价是下降了,但并不意味追薯真的多了,对玉米的消耗能力就真的能说增添就增添了。从玉米价格的走势就能看出,行情并没有什么起色,政策的红利还没有到玉米手中。随着重养的推进,养殖密度增添,各区域间交流频繁,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露馅出来,市场上有些声音是对猪存栏的恢重信心十足,但“二师兄”依然处于有今天没明天的状态,没有疫苗,除了赠未来画大饼的炒涨势力,没有人敢保证之后的玉米需求会快速恢重。基于此,养殖及饲料方面备货谨慎,对玉米价格行情提供的支撤驶有有限的刚需。 利多因素: 低库存潜伏笔,春节备货来支撑。凡事皆有两面性,水分高、上市慢、运输难使得需求端迟迟不能备货,又看空市场,随用随采居多,借着几轮集中卖粮不断压价,但随着春节的附近,用粮企业低库存的弊端也就露馅了出来。2020年1月24攘⑼是除夕,意味着在12月中旬,用粮企业就要开始春节备货。虽然市场总体需求很差,但多家工厂近两个月用量的累加,需求量不容小觑,对玉米价格行情是一个利好支撑。并且由于春节备货的优先级最高,以上一年度元旦前后的春节备货行情为例,东北工厂有陈粮,市场少一个大需求主体,市场需求弱成那样,行情都有一定的反弹,更何况今年这样的库存情况,行情会在备货开始初期就压制住利空因素,价格有所反弹。 粮库托着底部,贸易商准备布局。渠道库存低,贸易商们向来是一副置身事外的状态。不过,随着多地开始收购轮换粮,虽然质量请求高、收购数量低,但轮入的展开使得中上游有寥玟他选择,尤其是附近春节备货这个光阴点,粮源流向还是很重要的。轮入划定底线,贸易商知道行情低位在何处,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陷入12月后,收购踊跃性将有重苏,对玉米价格行情有一定的支撑。 综上所述,虽然市场多空交织,但由于用粮企业作为需求方更迫切一些,除了资金尤其紧缺的农户外,其他农户尽全可以选择年后再卖,因此反弹行情或将在12月10日前后就开始预热,贸易商开始备货。到了12月15日前后,用粮企业也将发力,将迎来传统的“春节备货”行情,价格有所上涨。但在利多因素及利空因素的对冲下,12月的玉米价格涨幅有限且持续光阴很短,有粮的应在元旦前尽量脱身。运输能力有限,节前活动光阴短,会有大量的玉米留到年后,2月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没有资金、没有一定贮藏实力的贸易商和农户还是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