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市场的远期,虽然还有些不断定性,譬如非瘟再次大规模爆发或者中美和谈贩进口,但目前看概率都不太大。 总的来说,大家基本都认定远期国内玉米市场会走一波牛市的,因为期初结转库存很低,猪料需求恢重,详细算明年还是会有产需缺口,对拍卖粮依赖程度较高,猪料需求恢重又会进一步刺激明年下半年的投机性需求,这又进一步增添了对拍卖粮的依赖程度。 而且现在的价格很低,2005合约的价格也惟独1900,参照19年拍卖粮成本至少要在1950以上(去年拍卖的基本都亏钱了)。要是明年浮现18年那样的溢价的话,北港平舱价格涨到2100(集港2050),貌如也是约摸的。 至于涨上去后的小麦替代,应该会有一些,但预计得先涨上去,再发生替代,替代的多的话,再归调一些,这样应该比较合理。 但近期的问题更加重杂。 悲观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前的饲料需求应该是最艰难的时候,短期内(相对于期货操作周期的短期内)不会有快速的恢重。虽然我们不应该因为眼前的艰难而对未来失去信心,但也不应该因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而忽视眼前的艰难。现阶段的确是饲料需求最差的时候,而饲料需求占到整个玉米需求的60-70%,要是终端饲料需求很差,行情起不来,那么去年受伤的贸易商大部分也不会无理由的踊跃囤货。 另一方面,新粮上市即将降临,从季节性上来说,立即就到了一年当中压力最大的时候,东北农民售粮节奏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季节性,就算去年那种特别年份,其实也有很强踊跃性,12月份是售粮压力最大的阶段。 如此差的终端需求加上如此谨慎的投机性需求,面对一年当中最大的售粮压力时,价格正常应该归调。 乐观的因素也有两个: 一个是渠道库存真的很低(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需求差),预计比去年同期低4000万吨,终度珞业库存低,港口库存极低(不到去年一半),贸易商几乎没有库存。他们在春节前都有补货的需求,所以今年新粮上市期的价格归调幅度约摸不会像去年那么大,去年是大家已经吃饱了,农民还要卖,需求价格弹性就尤其高了,今年的需求价格弹性要小的多,因为大家普遍都没什么库存。 另一个是,今年的价格相对照较低,19年起拍价格比18年上调了200块钱,从1400上调到了1600,但当前价格(港口平舱价)比去年同期还低60块钱,和去年春节前的最低价格接近。在国内玉米还存在产需缺口,国家对玉米市场价格还有掌控能力的时候,国家赠出的价格不应该被忽视。另外,当前的玉米价格,许多黑龙江租地农户又要赔钱了,因为龙江今年单产减产一成多,品质也很差。所以即使供需过剩,价格已经很低的时候,再往下的风狭⑼比较大了。这让人又归想起2016年春节前的往事:那时候,或大或小的分析师(包括本人)都预料价格能跌到1200-1400(争取出口),但价格跌到1500的时候,就不太符合逻辑地止住了。约摸价格已经足够低了,下游已经可以开心地接受了,上游种植已经亏得没脾气了。 所以,玉米市场近期问题,综合分析这两个悲观因素和乐观因素,我大胆猜测一下:要是不考虑国家出台什么政策的话,未来1-2个月,产区跌幅会大于港口跌幅(因为港口库存低,且物流受限),港口跌幅会大于期货跌幅(因为有远期故事支撑),但总的跌幅并不会太大。售粮压力最大的时候,底部就浮现了。 所以,多头想短期内就要获利的话,现货上的供需形势短期内不太支持,但可以寄希翼与国家政策上。现在市场最缺的就是信心,要是信心起来了,还是有尤其大的补库需求的。国家出政策的话,譬如赠一个比较高的轮入价格,那会赠投机性需求所需要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