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两个字是用引号引上的,这就圈定了这个词语的肯定范围。众所周知玉米的出口从产区到下游基本有这样几个承接主体,深加工企业,饲料需求,贸易主体建立库存,也可以把中储粮的收购作为一个特别的主体。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指的“出口”也仅仅是深加工要加大干粮收购建立库存这部分。这只是玉米从上游向使下游转换的一小部分。 有人质疑我这是“闭门造车”,还举出寿光金玉米昨天干粮一次大落50元/吨来做证。 寿光金玉米昨天干粮确实落价50元/吨,不排除还有继续下落的可能性。但是请看明白寿光金玉米本身具备的条件,这家企业有自己独立的发电厂,而且还有比较大的烘干能力,这种条件不要说是在山东地区,就是东北又有几家企业具有这样的实力。而且常常看报价的人都会注意到这家企业干粮和潮粮的价差要比其他企业小。 我的文章只是和大家讨论一个现象,一个存在概率较大的现象,而不是要一家一家企业去详细解读他的具体情况,那样我做不到。大家通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这么个目的,非要用一个个别现象来概括整体,那究竟是谁在“闭门造车”那? 就深加工企业是不是对干粮的需求要大一些这个观点,看看企业有没有收购意愿就明白了,只要有收购意愿就会涨价促量。 昨天青冈龙凤干粮涨价,开原益海:水份14.0,容重690:单价1.275元/斤;容重690-660:单价1.265元/斤,涨1.5分。吉林德大农牧有限公司:14%水分实行1.263元/斤,涨1.3分。 今日锦州港对干粮价格也进行了上调10元/吨,北港的贸易商也要建立库存了。 这是东北,而山东地区早在上个月中旬就对玉米收购的水分做出严格划分,都是干粮价格好于潮粮价格,潮粮跌幅要大于干粮 深加工企业究竟对干粮的需求是不是目前乃至后期是玉米的一个“出口”,这还是要根据深加工在同一地区的密集度,深加工本身干粮的造血功能,当地烘干塔的开工率以及基层潮粮的价格,很多原因都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等,这不会是一个刻舟求剑的结果。 只是相对来说在饲料年前备货要靠近尾声时,深加工库存才被市场注意到而已。 大家之前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外运流通上,自新粮上市始终强调收购质量上乘的玉米具备抗跌能力。把深加工也需要一部分干粮来补充库存忽略了。加上今年烘干花费高,深加工的干粮收购价格要低于饲料粮的收购价格,烘干没有多少利润,才出现个别加工企业在筹建干粮库存时不得不涨价吸引上量。 后期这种现象还会增加,一旦出现潮粮降价,干粮涨价,那么烘干塔中间的价差也就出现了。这部分粮源也就供给上来。 市场不会出现复制的行情,在不停运行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出现,作为参与者市场不会适应你,仅有你不断调整思路,调整使用方案来适应市场,甚至要调整自己对待行情的看法,必要时对整体趋势的看法都要做转变,不要说上个月的经营模式不适合今天,可能一周之前的市场和现在都有本质上的变化了。 敏锐的捕捉市场微妙的变化,在变化之前提前一步做准备,这不就是经商之道吗。迎接行情和被迫跟随行情结果不会一样。 目前玉米价格很难出现整体性的大涨,涨价是要一个综合作用力,而单一的主体很难支撑起来价格大涨。饲料需求备货是尾声了,越来越弱,深加工潮粮的供应不是问题,贸易商会动手收购,但是还是谨慎又谨慎,数量有限。 需求端没有像去年那样同时发力,今年是呈现排队的状态进场,这就是玉米价格平稳的原因,需求始终都存在,但是不强劲。10月至1月中旬,干粮主要供应饲料需求,潮粮供应深加工生产,1月份之后饲料用量逐步减少,贸易商建立库存跟进,中储粮相继停止收购,而深加工开始要增加干粮的收购建立长期库存。 收购主体在市场中的主角不断变化,但是却没有冷场,玉米价格就这么波澜不惊的持续下来了。 春节后饲料会有段时间的冷清,深加工和贸易商还会收购,大致按照年前这种节奏进行,除非有特别事件刺激收购主体同时进入抢收,或者有新增主体大量收购,这只能看有没有突发事件和政策的导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