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2月底以来,笔者转向看多玉米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新作上市压力逐步释放,或者说新作上市压力最大的时段已经过去;其二是临储小麦拍卖政策落地,小麦饲用替代受到抑制。后期市场或基于年度供需缺口入市补库,有望带动玉米期现货价格趋于上涨。 玉米新作压力逐步释放 回顾2021年四季度的玉米行情可以看出,国庆节后至11月中旬,阶段性补库不畅,带动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华北与东北玉米价差和南北方港口玉米价差均创出历史新高;11月至12月中旬,下游补库需求得到满足,价差收窄以东北产区上涨和华北产区与南方销区下跌的方式实现。 2021年12月下半月以来,市场逐步转向新作上市压力,突出表现为东北产区带动北方港口现货价格持续弱势。在这种情况下,近月即1月合约期现回归更多以期价下跌的方式来实现,盘面体现为近月相对弱于远月合约,5-1价差持续小幅走扩。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5日,11个主产省区玉米收购量为5550万吨,考虑新作增产因素之后,玉米销售进度超过五成,这意味着新作上市压力最大的时候或已经过去。 临储小麦拍卖政策落地 2021年12月底,国家公布公告重启临储小麦拍卖,每周投放50万吨,并限制饲料企业参拍,在经历两轮拍卖之后,小麦现货价格继续坚挺,并未受到拍卖所形成的供应冲击,主如果由于临储小麦拍卖高成交、高溢价。 在市场看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政策表明,国家更着眼于保障小麦的供应安全,但其客观上抑制了小麦饲用替代,一是直接限制饲料企业参拍,二是拍卖投放量下降,三是未能压制小麦现货价格,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有所回升。 玉米期现货或趋于上涨 临储小麦拍卖政策落地,市场害怕年度供需缺口的补充问题。上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缺口中有一小半依靠小麦饲用替代加以补充,而当前年度供需缺口虽较上一年度缩小,但依旧有待补充。此外,国家还控制着陈化稻谷和进口玉米进储备及其潜在的中储粮轮入等库存,后期何时以何价形成实际供应均存在变数。 玉米新作上市压力释放,或者上市压力最大的时段过去之后,有望提振市场尤其是产区的补库积极性,因受上年度囤粮普遍亏损影响,前期产区贸易商和烘干塔入市做库存意愿不强,对应贸易商库存偏低,在新作上市压力释放之后,尤其是在后期中储粮轮入带动下,市场或逐步转向基于年度供需缺口而入市做库存。 综合分析,笔者倾向于认为在上述两大利空释放之后,玉米市场补库有望带动期现货价格趋于上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提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前期多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