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玉米价格的温和上涨,整个市场看涨的心情升温,目前山东企业的均价已经重回1.4元/斤,现在市场的主流分析认为当前是需求和供应的互相扯皮,对于我们有不同的看法,依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来看,市场供应不足的局面开始显现,对于有出库和新建库需求的老板,需要重点关心四要素! 首先说出库四要素: 时间要素,当前刚刚进入传统意义上的青黄不接,距离秋粮大面积收割还有20来天,但距离真正大面积入市的时间最少还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玉米市场供应的“空窗期”效应正在发威,现阶段持粮主体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价格自然涨起来 运送要素:包含疫情防控、运费上涨、企业到货情况等,说白了,市场余粮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想要流通真正的流通起来就只能靠价格来吸引了!以山东为例,目前不仅要面对周边省份企业的抢粮行为还要完可能吸引到货! 区域要素:众所周知,玉米可粗分为产区和销区,而东北产区又是支持供应的重大组成部分,但今年东北粮入关也好,南下也罢都较为困难,随着南方销区的需求升温价格上涨,东北粮海运南下大致率本月会开始升温,但是想入关进入华北及山东地区,目前的价格还有空间涨一涨!而区域间的流通是制约价格上涨的一个重大因素,当前这一因素不仅不是阻力反而成为了动力!只要区域粮源流通不畅,本地粮价上涨就是主流! 气候要素:目前阶段,气候的影响不容忽略,无论是对陈玉米的运送还是新玉米的生长,多多关心气候预报及官方的情况通报,有利于持粮主体对手中粮源的价格把控! 目前市场上利好利空因素起到直接支持的并不多,关于近期减产炒作的明显升温,某音某手上可谓是铺天盖地,虽说在肯定程度上稳定了大家的心态,但同时也传递了玉米要大涨的信号,而真实的减产情况目前来看可能没有宣传的那么大,最后的结果或许会令大家失望,至于新玉米的建库四要素除了气候和流通外,还有两点很重大! 价格,今年秋季高开成定局,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秋粮折干1.35元/斤可能只是一个底价!但需要关心农户的售粮状态和周边贸易商的动作,一旦出现抬价抢粮的行为,价格快速拉涨不是难事,对此我们提议包地是首选,能早动手别迟疑,抢购初期可率先提价,但一旦周边跟涨,最好是按兵不动! 质量,今年各地玉米的质量不一,但越好的质量价格自然越高,宁愿提价跨区域调好粮也不平价要普粮应该成为第一准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留一留陈粮,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至于官方收储,可以关心,但没必要过分期望,虽说今年官方收储千万吨已确定,但价格不会太高,华北及山东地区的收储价大致率会在1.4-1.45元之间,但按照中储的收购标准,真不肯定有多大利润!目前最需要关心的就是华北及山东地区贸易商的动作,毕竟七八两个月的不涨反跌坑死了一批人,今年还敢不敢大规模收购目前还有待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