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条件下,猪是惟一感染蓝眼病副黏病毒后出现症状的动物。小鼠、大鼠和鸡胚能被实验感染;兔、猫和一种野猪实验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可产生抗体。在一个封闭群体中,本病会“自我限制”。自然感染猪产生的蓝眼病副黏病毒抗体常可持续终生。但本病可在易感的后代和新引进的易感猪群中重新暴发。在一个连续生产的猪场中,本病可呈周期性发生。
猪蓝眼病临床症状
通常初起时发热、被毛粗乱、弓背,有时伴有便秘或腹泻,进而表现为共济失调、虚脱、强直(主要为后肢)、肌肉震颤,姿势异常如呈犬坐位。一般能行走的病猪无厌食现象。驱赶时,有的病猪表现异常亢奋,发出尖叫,或划水样移走。病猪不愿行动、嗜眠、瞳孔放大、失明,有时眼球震颤。
2-15日龄的小仔猪最易感染,临床症状突然发作,健康仔猪突然横向虚脱或神经症状,有发烧,羊毛粗乱,弓背,有时伴有便秘和腹泻,出现共济失调,发病机制,弱补品(主要是在后肢),肌肉震颤,姿势异常,如神经系统症状(如狗,如坐)。有些病猪有角膜炎,伴有眼睑水肿,流泪,眼睑闭合,粘性分泌物,感染猪的1-10%,显示单侧或双侧角膜混浊。最早发病仔猪的死亡率在48小时内,从发病起,死亡可持续2~9周,这主要取决于饲养管理状况。死亡前4-6天,发病症状出现后的情况。
多数受感染窝猪的母猪临诊表现正常,个别母猪在仔猪表现症状前1~2天食欲稍有下降,部分母猪出现角膜混浊。怀孕母猪繁殖障碍持续2~11个月(通常约4个月)。疾病暴发期间,孕猪的返情率增加,产仔率降低,断奶一配种间隔延长。此外,死产和木乃伊胎增多,造成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下降。在急性暴发期间,一些母猪有流产现象。后备母猪和其它成年猪偶尔有角膜混浊。
超过30天的猪的年龄是轻微和短暂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发热,打喷嚏,咳嗽,但神经症状是常见的,是不是很明显。如果圆的,走路不稳,疲倦,单侧或双侧角膜混浊,结膜炎,上个月,有没有其他症状。在30天的年龄比在猪的感染率是只有1-4%,死亡率低。
公猪和其它成年猪一样,一般不表现临诊症状,但可见少数有轻度厌食和角膜混浊。精液检查发现感染猪场有29%~73%的公猪暂时或永久性失去配种能力,精液浓度下降,畸形精子增多,精子活力降低。有些公猪精液无精子,呈透明的椰汁样。有些公猪睾丸和附睾因水肿而明显肿胀,质地变为颗粒状。病变严重的公猪缺乏性欲。 |